欢迎访问四川省电子学会官网!
学会动态Learned dynamics

60年历程|致敬前辈 笃行不怠

来源: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06-20 10:06:00

前言

       2022年,四川省电子学会迎来六十华诞。圆满一轮甲子,可喜可贺。六十周年的四川省电子学会经历了成长、发展、壮大的过程,因其是一个由众多具有奉献精神的科技工作者组成的科技社团,自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生机活力。

       本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参加四川省电子学会举办的一些技术报告会,但从2010年学会成立“电磁脉冲与雷电防护技术专业委员会”之后,才对学会有了更多亲身感受。

       本文回顾四川省电子学会二十世纪的点滴片段,从另一个角度呈现学会成长、发展的奋进足迹和薪火相承的优良作风,以此致敬前辈,激励来者。 

应运而生

北京

       1956年,国家“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无线电电子学规划”的研究制订负责人王诤,与当时国家无线电通信事业的有关负责人王子纲、刘寅、王士光等商议组建无线电电子学的学术团体,并建立了筹备委员会。后经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和中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的同意,中国电子学会筹备委员会于1956年6月在北京召开成立会议。同期,中国电子学会成都分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四川省电子学会也进入筹备阶段。

       1962年4月10日,经国务院、中国科协批准,中国电子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召开,大会选举王子纲任理事长。1962年4月13日,中国科协党组批复同意,成立中国电子学会党领导小组。为了纪念中国电子学会成立这个重要的日子,从2022年起将每年的4月10日定为“中国电子学会会员日”。

       据《光明日报》(1962年4月22日)报道,中国电子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是我国无线电电子学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第一次盛大聚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300多篇。会上交流140余篇,共举行了9次无线电电子学科学技术报告,听众达一万多人次。

成都

       新中国于1953-1957年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地处大后方的四川成都定为全国8个重点建设的中心城市之一,肩负起引领整个西南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担。按照党中央“一化三改造”总路线部署,成都东郊定点建设以电子工业、机械工业、仪表工业为主的大型工业基地。成都作为三大电子工业基地之一,在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中,有4个电子工业项目放在了成都。这为今后四川电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2年6月,继中国电子学会之后,四川省电子学会在成都成立,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主管教学和科研的王甲纲副院长当选为首任理事长,林为干为秘书长,郭民邦为秘书,理事会成员有十多人。

       四川省电子学会成立之初,同时设立了六个专业委员会:通讯广播专委会、固体器件专委会、电路理论专委会、雷达导航专委会、电真空技术专委会、微波理论与技术专委会。六个专委会共有62位委员,主要是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的老师和成都电子工业企业的工程师。

       1962年11月7日~11日,四川省电子学会在成都宾馆召开了为期三天的第一届学术年会,共有数十位学者做了85个技术报告,其中54篇论文或摘要收录到《四川省电子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内容涉及无线电元器件、无线电设备、电路理论、微波理论等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国电子技术的状况。

       四川省电子学会首届学术年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省电子行业召开的第一次学术会议,开创了我省电子科学和技术交流的先河,确立了以学术活动为核心的办会宗旨,为四川省电子学会今后的发展明确了方向。

       基于“一五”期间建立起来的电子工业基础和较为集中的人才资源,以及1965年开始的“三线建设”战略支持,四川省各条战线上的科技工作者铆着一股劲,艰苦奋斗,刻苦钻研,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直到1966年文革开始,包括林为干、章士瀛、刘盛纲等一大批四川省电子学会首届理事会的成员都在各自的教学、科研、生产岗位上兢兢业业、勤耕不辍。他们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创,四川省电子学会活动被迫停止。 

重振旗鼓

       1978年3月18日至31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1978年4月,中国电子学会遵照全国科学大会精神,着手恢复国内学术活动,陆续举行了计算机、激光、半导体和集成技术、雷达、通信以及元器件等方面的15个学术交流会,其中“电视视频传输测量技术交流会”、“红外电荷耦合器件技术交流会”在重庆市和四川永川召开。

       与此同时,德高望重的牛季良(时任四川省第四机械工业局副局长)和高翔同志接手四川省电子学会工作,我省的学术交流活动逐渐活跃起来。这一时期,四川省电子学会受邀参加或组织了许多在四川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中国电子学会天线专业分会1979年学术年会、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学会工装设计与制造学组第一届全国学术年会、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学会第三届年会、全国微波会议、第二届全国电子光学讨论会、全国第二次微机在通信中应用学术会议、四机部“电子管设计手册”编写工作总结会、雷达天线及射频技术交流会、国外通信保密现状研讨会、电视测量技术与设备学术交流会(重庆)……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四川省电子学会激情澎湃。

时代产物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四川省电子学会也曾经有过几个实体,如《电子天府》杂志社、四川省电子科技开发公司、四川省天府电子科技书店、四川伊莱克电子资讯有限公司等。为满足社会对实用电子技术的需求,1984年,四川省电子学会创办了《电子天府》期刊,迅速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推崇。

       1984年~1994年的十年间,《电子天府》出刊63期,发表技术文章1200多篇,故障维修经验4700多例,580多种IC实测数据,难得的图纸179幅,国内电子创新成果960项,专题技术文献目录60种7190条,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家电维修实用技术宝库。1994年,《电子天府》在国内期刊中率先尝试采取由全国26个省、自治区、市电子学会联办(联编)的运作模式。据时任《电子天府》总编辑廖汇芳介绍,经过十年艰苦努力,《电子天府》拥有120多名专兼职撰稿人和编辑,近400位审读员,100多个发行点,7万多稳定读者。2001年10月,《电子天府》更名为《信息产业报道》,定位于反映信息技术及产业经济的综合性月刊。

履职尽责

       四川省电子学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术活动为核心,秉承为会员服务、为会员单位服务、为行业和政府服务的指导思想,凝心聚智,履职尽责,体现了一个优秀科技社团的社会价值。同时发挥自身在科技文献出版、前沿科技交流等方面的优势,编辑出版了《四川电子科技英才》《四川省电子工业产品手册》《四川省信息产业厂商名录》《四川省电子电器厂商1000家》《四川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SMT与片式元器件》等工具书籍和数十本论文集;先后承办/协办了全国第四届电子技术应用交流展览会、全国卫星电视接收技术交流展示会、全国SMT/SMD学术研讨会、全国单片机学术交流会暨多国产品展示会、国际广播电视技术研讨会、我国无线通信和移动通信战略发展研讨会、全国通信抗干扰技术高级专家研讨会、中国中西部地区信息高速公司学术交流会、国际工业控制及自动化成都展览会等全国性专业会议和展览。

       从以上点滴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四川省电子学会显得更加稳健和灵活,视野更宽、平台更高,这为新世纪的发力积蓄了能量。   

后记

       2008年11月,在纪念“改革开放”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出三十周年座谈会上,四川省电子学会荣誉理事长蒋臣琦对四川电子工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他说:四川信息产业“一五”期间扎下根基,“三线建设”培植沃土,“改革开放”喜结硕果。

       四川省电子学会作为改革开放大潮的参与者,见证了共和国的艰难崛起、企业的负重担当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默默奉献。四川省电子学会就是由一代又一代坚韧笃定的奉献者凝聚成的鲜活群体,他们辛勤工作、积极探索、奋力拼搏,才迎来了今天的风采华光,令人欣慰、振奋!

       作为四川省电子学会大家庭的一员,我十分崇敬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努力奋斗的精神,感激他们用青春和智慧汇聚的科技力量,换来了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自信!

 

2022年5月